安史之乱后,淄青节镇一直是齐鲁地区的重镇,掌握着强大的军事和政治力量,统治了近六十年。其鼎盛时期,势力横跨十五个州,军力达到十万以上鼎东策略,在全国藩镇中被誉为最为强盛之一。可以说,淄青镇的繁盛是唐代政治与军事局势中的一大高峰。
淄青节度使的前身可以追溯到唐玄宗时期建立的边防体系——十节度经略使中的平卢节度使。平卢节度使首次设立是在开元七年(719年),最初驻地在营州,所管辖的兵力达37500人。此职务的设立旨在加强唐朝东北边防,确保与幽州节度使(即后来的范阳节度使)形成对峙,防范室韦、靺鞨、契丹、奚等少数民族的侵扰。
在平卢节度使的管辖范围内,除了营州这一直属中央的地区外,还包含了辽、燕、归义、顺化等多个羁縻州。除此之外,平卢节度使还管辖松漠、饶乐、黑水、忽汗等多个重要的羁縻都督府。此时的平卢军可谓兵员众多,力量雄厚。平卢节度使的军队分布大体如下:
1. 平卢军:驻扎营州,兵员16000人,战马4200匹,成为平卢节度使的核心力量,占全军兵力的四成以上,战马数量更是占据绝大部分,堪称精锐之师。
展开剩余81%2. 卢龙军:驻地为古孤竹国旧址,兵员10000人,战马500匹,地位仅次于平卢军。
3. 安东都护府:最初设于平壤,专责管理高句丽的遗地,后迁至辽东和辽西的故郡城,辖下有怀远、保定两军,兵员8500人,战马700匹。
4. 守捉:设立于七个重要城镇和营地,尽管地位次于军队,但也是平卢节度使的重要军事资源。最著名的守捉当属榆关,驻军3000人,战马100匹。
平卢节度使不仅仅是一个军事统领的角色,还兼具了行政、财政、粮草调配等职务,几乎可以说是一个集军事、政务和经济管理于一体的重要职位。开元二十八年(740年),时任平卢节度使的王斛斯兼任了两蕃、渤海和黑水四府的经略使,进一步加强了与边疆民族的外交管理。安禄山接任平卢节度使后,更是兼任了采访处置使,掌控了内外大权。
安禄山的崛起有一段传奇的故事,这一切的起点要追溯到唐玄宗的时期。开元二十年(732年),薛楚玉担任幽州节度使,并兼任平卢节度使。第二年,唐军在与契丹的战斗中惨遭失败。面对日益严峻的东北边境局势,唐玄宗任命了名将张守珪来平卢节度使,并兼任幽州节度使,扭转了战局,屡次打败契丹的首领可突干。
但张守珪的真正历史功绩,还是在于他提拔了安禄山。安禄山早年因精通多种边境民族语言而任职小吏,后来因偷羊被捕,在被判死刑时,他喊出了:“公不欲灭两蕃邪?何杀我?”这一句话打动了张守珪,他不仅放了安禄山一命,还任命其为捉生将。安禄山因此得以脱颖而出,很快在军中崭露头角,凭借对边疆地形的熟悉,在战场上屡屡立下赫赫战功。
张守珪对安禄山的器重使得安禄山得到了更大的提升,最终成为平卢节度使。天宝元年(742年),安禄山正式担任平卢节度使,并开始了他长达14年的统治。这段时间内,安禄山以边功赢得了唐玄宗的宠信,屡屡挑起与契丹、奚族的战争,使得自己在朝廷中的地位愈加稳固。直至天宝十载(752年),安禄山不仅成为平卢节度使,还兼任了河东、范阳三镇的节度使,权力达到了顶峰。
然而,安禄山的野心并未止步。他开始策划大规模的叛乱,并在天宝十四载(755年)发起了反叛。安禄山集结了包括罗、奚、契丹、室韦等民族的十五万大军,迅速攻占范阳。起义之初,虽然大部分平卢镇的将士依然忠于朝廷,但随着叛军的压力逐步增大,许多人开始投向安禄山阵营。接着,平卢镇发生了剧烈的动荡,刘客奴等忠于朝廷的将领起义反击,但却遭遇叛军的重创,损失惨重,平卢镇一度陷入孤立无援的困境。
此时,海上成为了唯一的粮食补给线。为了打通这条补给线,王玄志带领平卢军成功恢复了海上通道,并获得了来自河北的支持,终于扭转了战局。乾元元年(758年),王玄志被任命为营州刺史,并成功重新掌握了平卢的军事指挥权。然而,王玄志于同年冬死于军中,朝廷任命了新的节度使,以此平卢镇的命运继续展开。
随着安史之乱的不断升级,平卢镇开始受到更大的威胁。高句丽人势力逐渐在平卢军中崛起,而叛军的不断袭击也加剧了战局的复杂性。最终,侯希逸带领平卢军南迁,跨越辽海,转移至青州,带着十万民众和军队度过了漫长的战斗岁月。通过一系列艰苦的战略调整,平卢军成功稳住了局势,并最终加入了反击叛军的战役中。
侯希逸的坚韧与勇气为平卢军带来了新生,并在后来的战斗中立下赫赫战功。他被朝廷任命为青密节度使,后又兼任平卢、青淄等六州节度使,开创了淄青节度使的长盛局面。这一局面不仅是唐代政治力量的转折点,也为朝廷平定安史之乱提供了有力支援。
淄青地区自此成为唐朝的粮食与物资重地,经济繁荣,文化蓬勃。即使在安史之乱的浩劫中,淄青镇的经济恢复得较快。它不仅是农业、手工业和盐业的重心,更是唐代重要的军事与文化基地。随着平卢镇的南迁,淄青节度使的影响力日益强大鼎东策略,对东北亚的局势也产生了深远影响,最终催生了契丹、奚族等民族的崛起,成为唐朝未来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发布于:天津市日升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