秦琼,字叔宝,唐朝开国大将之一,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。在《隋唐演义》等历史小说中,秦琼可谓家喻户晓、声名赫赫,几乎无人不知。他的名声已经深深扎根于百姓心中,甚至有句俗话说得好:“一部隋唐史,半套秦琼传!”这足以说明秦琼的影响力可谓巨大铭创配资,几乎贯穿了整个隋唐历史的演绎。
秦琼来自山东济南府历城县太平街专诸巷,年少时以孝顺母亲和待人真诚著称。人们都赞他“孝母如专诸,交友似孟尝”,可见他为人处世的高尚品德。他骑着一匹黄骠马,手持一对铜锏,威风凛凛,号称“马踏黄河两岸,锏打三州六府,艺压百单八县,名震山东半边天!”
秦琼曾是历城县的马快班头,后来瓦岗山一带的群雄集结后,他被推举为瓦岗军的大元帅。在瓦岗山的众将散去之后,他投奔唐朝,继续担任兵马大元帅,掌握着重要的军权。自此,他在大唐开国过程中多次征战,东征西讨,为朝廷立下赫赫战功,被誉为“武力撑起唐天下”。
有一件事引起了极大的波动。那就是“小孤山截皇杠”事件,山东济南的王杨林因事件而愤怒异常,他命令节度使唐壁在三个月内解决此案,否则将直接责罚。唐壁接到命令后紧急下令给济南知府,要求在两个月内破案,知府则传令给历城县的县知事,要在一个月内破案。历城县知县感到十分焦虑,因为案件无头绪,甚至觉得一年也未必能解决。就在他一筹莫展之时,突然想到了秦琼!虽然秦琼已经不在历城县任职,但由于当年的情分,他决定亲自去求秦琼相助。
展开剩余71%当秦琼接手此案时,他经过一番调查,终于找到了案件的两名主犯——程咬金和尤俊达。但令秦琼感到为难的是,尤俊达是他久别重逢的朋友,而程咬金则是自己从小一起长大的发小。此时秦琼内心矛盾重重,一方面不能让这两位朋友逃避罪责,另一方面又不忍心直接让他们受到极刑。最终,秦琼做出了一个悲壮的决定——替朋友顶罪,以身赴死,从而引出了“染面涂须诈登州”的历史事件。为保济南府和所有官员的性命,秦琼做出了极为艰难的决定,他的这一行动,也让他赢得了“仁义无双”的美誉。
在秦琼一生中,有一位特别的朋友——单雄信,他为秦琼提供了极大的帮助,几乎在秦琼的每个重要时刻都挺身而出,体现出他不凡的忠诚与情谊。单雄信,字雄信,是山西潞州府天堂县的名人,原是隋朝绿林道总头目,后来成为瓦岗军的五虎上将之一。单雄信骑乘的“风雷烈焰马”与手中的“金钉枣阳槊”使他勇猛善战,屡次以身先士卒的方式屡建战功。可惜随着隋朝灭亡,单雄信因哥哥单雄忠的死,誓死不保唐朝,最终选择投靠王世充,成了洛阳王的亲信。然而,命运的车轮终究将他推向了另一条道路。
单雄信对秦琼的深情厚谊体现在多个方面。首先,在秦琼受困于天堂县时,正当秦琼病倒且无法按时完成公务,身无分文之际,单雄信主动出手相助。他不仅为秦琼支付了全部债务,还将秦琼接到自己家中,宴请三日,并慷慨赠送金银。这段情谊成为两人之间深厚友谊的见证。
其次,在“皂角林”的事件中,秦琼因不慎误伤了客栈老板而惹上了人命官司,面临死刑。单雄信得知后,不惜重金打点,最终救出了秦琼,虽然秦琼被发配到北平府,但也因此逃过一劫。
第三,当秦琼被发配期间,单雄信继续关照秦琼的家人。他为秦家建造了一座气派的豪宅,并每月寄送金银,为秦家提供生活保障。这些举动让秦琼感动不已,深知单雄信的心意。
第四,当秦琼母亲六十大寿时,单雄信为了表示对秦琼的支持,特意邀请了众多豪杰参加寿宴。宴会的场面盛大,宾客满堂,寿礼堆积如山,很多人都是为了给秦琼面子而到场,其中也有不少人是单雄信邀请的。
然而,命运的转折点来临了。瓦岗山的散将后,单雄信投靠了王世充,并成为洛阳城的兵马大元帅,而秦琼、程咬金、罗成三人因种种原因最终投唐。当时,秦琼选择支持李世民而非王世充,认为李世民是未来的皇帝。但当秦琼投降唐朝后,唐军攻破洛阳,单雄信被俘并最终英勇牺牲。秦琼痛哭流涕,提出辞官守孝,表达了对单雄信深切的悼念。
然而,不可否认的是,秦琼的这一选择也带来了对单雄信的背叛。虽说是为了大局考虑,但从朋友的角度来看,秦琼的行为确实让人感到心寒。背叛曾经的兄弟和投向敌人,这样的决定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,都充满了矛盾与痛苦。
单雄信死后,秦琼的内心的确经历了巨大的挣扎与痛苦铭创配资,然而,从另一方面来说,这也表明了秦琼作为一位忠诚的将领,他的立场和选择终究是为了自己的理想与事业。
发布于:天津市日升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